《红海行动》自上映以来凭借真枪实弹的拍摄、匠心精良的制作燃起了广大观众的民族自信与爱国情怀,获得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荣登2018年春节档票房冠军,跻身中国电影影史排行榜亚军。截至3月29日,影片热度不减,票房挺近36亿,成为当之无愧的主旋律“现象级”大片。
在“光影中国”德艺双馨讲坛上,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回顾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曲线,讲述了他对中国电影市场的看法:“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遭遇整体票房下滑,它给整个中国电影产业提了一个醒儿,电影要回归到叙事、塑造人物上来,要用匠心精神来讲好故事,质量是电影的生命线!”在谈到主旋律电影时,他现场回顾总结《十月围城》、《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这些“里程碑式”主旋律商业片的成功经验:“我们应该学会讲好今天中国发生的故事。我们身边有许多英雄,无论是普通的警察、还是普通的海军陆战队员,我们用我们现代化的电影镜头聚焦到他们身上,用心抒写他们的事迹,便能让今天的年轻人感觉主旋律焕然一新。”
于冬笑称《红海行动》是他做过最有压力的一个项目:期待最大、兴奋最大、协调难度最大……“《红海行动》的成功不仅是对中国电影的一次突破性的发展,我相信它会带动此类型题材的潮流,比如消防、海关、公安部,甚至包括纪检组、抓贪官的海外追讨……这些题材可能都会陆续的形成。《战狼》、《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都是带动这个潮流的一批优质影片。”
在讲坛上,于冬透露了博纳后续的影片规划:“主旋律题材还有很多故事,比如说消防救火队员这一题材,以前我们也拍过,但拍的不多。我想拍一部中国的救火英雄,我采访了很多一线消防的战士,普通的战士,他们很多故事让我很感动。还有警匪片、金融犯罪、谍战这些都是很好的题材。”
林超贤导演在讲坛上分享了自己拍摄《红海行动》的初衷和想法:“这部电影不仅仅是拍给海军看的,也不仅仅是拍给中国人看的,我希望这部电影是可以和世界各地的人来分享的。电影的主题是反战,是希望大家看到战争的残酷进而更加珍惜和平。我在戏里面还设定了一名女战地记者,海清扮演的这个记者为了追求真相不顾生死,我想传达的是一个普通的价值观,是一种个人使命感。”
一直自谦是“沙漠仙人掌”的监制梁凤英也详细讲述了影片拍摄的不易,为追求真实的视觉效果,剧组放弃了在国内搭景,一队人马远赴北非进行了长达四个月多的拍摄:“当时要远赴北非拍摄,我心里其实也没有底,也不知道北非是一个怎么样的地方,但是我知道那能拍出导演想要的效果,所以排除万难我们也要过去拍摄!1000多人的剧组,世界各地的工作人员,四个多月的拍摄,我们做到了!”
分享会结束后,主创们还参加了“讲好中国故事”:《红海行动》学术研讨会。会议上众多学者、从业者分享了自己对影片和中国电影的看法。上海大学电影学院艺术系主任程波老师则从影片对细节的刻画上分享了自己的见解:“《红海行动》里面战争场面的细节做得特别棒,它们都不是冷冰冰的,而是一种有血有肉有温度的东西。”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贾磊磊评价:“《红海行动》是一部体现了商业的兼容性、价值的共同性、文化的民族性和表达方式的国际性的影片,这种电影是能够跟好莱坞大片进行市场博弈的。《红海行动》对我们很重要,不仅是对电影市场的发展,对社会也同样有着深远意义。现在,中国需要展示信心、创造奇迹、保护子民、鼓舞人心,这部影片为我们真实展现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