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视台六集大型纪录片《中国1927》看片
2018-03-03 14:17:17   来源:中国综艺网   

3月2日上午,由北京市委宣传部策划,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承制的六集大型纪录片《中国1927》在北京电视台举行看片会。来自党史、军事、社科、传媒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部队及大学生代表、30多家媒体记者提前观看了这部纪录片,并现场表达了对这部视角独特、制作精良纪录片的观后理解。

看片会上,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总编辑李明圣表示:“《中国1927》用新方法讲旧故事,用旧档案说新话题,用真场景演绎大历史。抓住了重大的历史枢纽,在宏大的叙事中讲述生动的历史故事,揭示了深刻的历史逻辑,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政治初心和历史使命,是独具匠心的精品力作!”

一、大风起于青萍之末:用一个年份,看透一个时代的走向

由北京市委宣传部策划,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承制的大型纪录片《中国1927》将于3月5日至7日每晚22:15在北京卫视两集连播,用全新的表达方式,讲述最复杂的历史,解读不为人熟知的“那一年”。

1927年,对于世界来说,歌舞升平,水波不兴。

1927年,对于中国来说,腥风血雨,风云激荡。

这一年的中国,内忧外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革命浪潮风起云涌,无数国人都在黑暗中摸索与奋斗,中国该往何处去?谁在救中国?谁能救中国?

这一年,张作霖在北京成立安国军政府,成为北洋政府的最高统治者;这一年,北伐军势如破竹,把吴佩孚和孙传芳打得抱头鼠窜;这一年,国共两党从携手走向分崩离析,国民党反动派向共产党举起屠刀;这一年,汪精卫、蒋介石为了争当老大,互相叫骂;这一年,从尸山血海中爬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创建了自己的军队;这一年,毛泽东带着革命的火种走向了井冈山,开始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道路新探索。这一年,黑暗沉沉的中国,在历史的夜空焕发出一抹亮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天晓认为:“1927年对于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真正自主领导中国革命的年份。《中国1927》用平实的口吻回答了中国为什么选择了共产主义,能够让大家重拾初心,这正是成功之处。”

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罗亦农的孙女罗渝女士在看片会上也分享了她对于初心的理解:“我们在普普通通的工作岗位上,从没有忘记我们的初心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1927》这个作品正是要告诉我们,要清楚我们的来处,还要清楚我们以后往哪走。”

如果把1927年前后发生的历史事件细细梳理,追根溯源,会发现很多看似没有关联的故事,其实都是环环相扣的,而历史走到1927年这个节点,又成为了历史的一个起点。

1927年,中国面临的是最复杂的一个分岔路口,中国当时的选择,决定了中国之所以会成为今天的中国——从一个内忧外患、积弱积贫的旧中国,成为到当今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富强中国。

《中国1927》这部纪录片将告诉你,1927年的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1927年的中国,为什么会走到历史的分岔口?1927年的中国,究竟该往何处去?1927年,又对今天的中国有着怎样的影响?

《光明日报》驻北京记者站副站长董城认为:“《中国1927》从大历史的纵深来解读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时刻,重温红船初心,有助于增强四个自信,让思想迷茫的人更清醒,给精神补钙!”

二、窥一斑而知全豹:用六个城市,读懂一个国家的命运

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中国史室副主任王学斌,曾参与《中国1927》的前期策划,提出“六城记”的想法。而最终导演组将这一想法升级精准实现在拍摄制作中。

纪录片《中国1927》在1927年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地图上,选取了六个点,来划分整部纪录片的分集,形成六个地理坐标。而这样的篇章结构,“把人性的细节、历史的细节和地域风俗的细节糅合在一起,非常厚重真实,又不失趣味性。”

第一集:日暮

坐标北京。1927年前后,掌控北京政府的北洋军阀集团走向落幕,他们无法解决晚清以来中国的内忧外患,甚至让中国变得四分五裂,中国新的社会矛盾催生了一种新的取代北洋军阀的革命力量。1920年代,中国的社会、思想文化、政治军事产生着剧烈的震荡和变迁,伴随着一个时代的暮色降临,中国漫长而黑暗的历空星空中,即将升起一颗闪亮的新星。 

第二集:暗涌

坐标广州。北洋政府的日薄西山,伴随着的是南方革命力量的兴起,新的思潮在不断发酵。在国共两党的合作下,大革命轰轰烈烈的展开,北伐战争成燎原之势,然而,国共两党因为宗旨与代表阶级利益的不同,国共合作从一开始就为日后的分裂埋下了分裂的种子。随着北伐一步步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一步步走上历史舞台,成为一股更加向上的力量。 

第三集:突变

坐标武汉。武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也是大革命的转折地,从量变到质变,为什么中国革命的转折点和矛盾会在武汉集中爆发?1927年的武汉是各种力量博弈的中心,国民党内部通过蒋介石汪精卫的斗法,完成了国民党的历史蜕变,在短期内看似是蒋介石汪精卫赢得这场博弈的胜利,他们最终站在了大资本家的立场上,把共产党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但当时的得失也并不能掩盖住历史的发展对真理的选择。 

第四集:风暴

坐标上海。上海独特的政治环境,决定了上海不同于中国当时任何一个城市的繁华,各种文化思潮在这片土地上发酵,中共领导下的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在这里成功。然而,一场血腥屠杀的反革命政变深刻的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走向。一个影响近代中国史走向的事件,究竟为何会发生?又是如何改变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第五集:余波

坐标南京。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将当时即将统一的中国再次撕裂,让原本以为看到希望的国人再次陷入绝望。虽然之后国民党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但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文化、教育领域,分裂的现象都一直存在。而这种分裂的存在,对于国家发展和经济复苏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甚至对于十年之后的日军侵华都有着必然的联系。 

第六集:惊雷

坐标南昌。血的代价,让稚嫩的中国共产党从创痛中清醒: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权,必须认识掌握革命武装的极端重要性。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失败中,一部分共产党人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1927年,成为了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希望和火种在中国更广大的农村点燃。

著名学者、新闻评论员郭松民认为:“《中国1927》是对历史虚无主义强有力的回应,有着中流砥柱的意义和作用,以六个城市为串联,透彻地讲述了国民革命为什么会失败?人民革命为什么会兴起?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会兴起?”

广州、武汉、上海、南京、南昌。这六个城市的1927年,几乎构成了中国1927的整体风貌,但又因其不同的地理特性和历史因素,显现出了1920年代中国多面的特质。这六个城市作为《中国1927》历史叙述的坐标,有效摆脱了单一时间线索带来的线性局限和流水账感觉。

每个城市承载一个主题,凸显一种调性,既相互关联,又独立成章。每个城市的发力点是人,属于不同阶级不同集团不同斗争锋线的人,在人物命运的辗转过程中,自然呈现出历史在那个时段上的特质。该片用人的多元复杂,来显示1927年中国的多元复杂,避免教科书式的宏大表述和冰冷呈现。

三、全新呈现创造全新历史表达:讲述人化身“时间操控者”,群体讲述人情境讲述

在纪录片《中国1927》中,主讲述人谭江海化身“1927时光照相馆”的主人,他将以这座上下两层具有多重功能的照相馆作为主讲述场景,打通时空的屏障,用历史全知者的身份讲述故事,展示挖掘到的珍贵档案材料,解开历史谜题,并通过与历史人物的互动,生动解读历史。

同时,他也会走出“时光照相馆”,成为时间的“操控者”,带领观众穿梭于1927年前后的时空,而在每个历史的关键时刻,他都会出现在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还原现场,用一只可以操控时间的怀表将时间凝固住,而他始终以历史的旁观者的身份给观众翔实展示那一个个即将改变历史的瞬间,拆解个中细节。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表示:“《中国1927》选用‘时光照相馆’的形式,将历史定格在爆发的一瞬间,给大家带来一种电影化的惊喜。城市地标、年代纬度与历史瞬间的组合,让《中国1927》做成了一部活起来的党史,有助于让更多的年轻人对历史发生兴趣。”

纪录片《中国1927》除了沿用《档案》的王牌讲述人谭江海作为主要讲述人,片中还启用了10位特邀讲述人,他们与主讲述人谭江海不同,是以1927年历史的亲历者身份,演绎和讲述发生在历史那一刻的故事细节。

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很多著名影视演员,还会看到北京电视台众多脸熟的主持人,他们会以另一种形象出现。比如正襟危坐的新闻播音员邬晔纬、孙扬,或化身激情澎湃的学生,或化身忧国忧民的学者,或化身早起喝豆汁的市民百姓;你还会看到《养生堂》主持人刘婧、《生活面对面》主持人王倩坐着黄包车穿梭在1927年中国的大街小巷;还有科教频道的主持人关文平,摇身一变,成为了北伐军的军官,讲述他在各个部队中碰到的奇闻逸事。而曾经在《档案》栏目做过讲述人的演员张弓、赵岩松,以及《北平无战事》中的孙秘书孙之鸿,青年藏族演员杨秀措,法国演员勃小龙等,也会在这里发挥他们演员的本能,扮演各种历史角色,并游走于历史角色与讲述人之间,你会觉得他们不仅仅是优秀的演员,更是完美的历史讲述者。

武警北京市总队执勤第四支队六中队指导员王光辉表示:“这部纪录片是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一种形式,让人眼前一亮。对我们部队官兵来说是很好的载体,能够让我们每一名年轻官兵,真正地了解新中国是怎样成立的,更好地激发每一名官兵的爱国情怀。”可以成为部队官兵的“新兵第一课”。

四、一代青春对话另一代青春,追问一段历史,探寻一个主题

《中国1927》由北京卫视金牌栏目《档案》团队担任主创,这支年轻而又骁勇善战的纪录片团队曾先后拍摄制作了《伟大的抗美援朝》《伟大的贡献》《红军不怕远征难》等纪录片精品力作,并先后获得第13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八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第23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年度收藏作品”等众多奖项。

此次拍摄主创团队用了八个月的时间,走遍了上海,南京,武汉,广州,北京,南昌,长沙等城市以及周边的纪念馆,得到了很多一手资料,采访了50多位专家学者和将帅后人,通读了上百本专业历史书籍和回忆录,才逐渐从一片混沌中捋清了1927年前后的历史脉络。

谈到创作初衷,《中国1927》总导演吴志勇表示:“我们为什么要在2017年制作这样一部纪录片?我想用纪录片开篇的一段话来回答这个问题: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于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的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的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

《中国1927》总导演吴志勇在片场

如果你是历史小白,或者你是近现代史的历史爱好者,或者你即将面临近现代史的考试,甚至是一个专业的学者,观看《中国1927》将会是不错的选择,它不仅梳理了这段历史的脉络,还会有深刻的解读,更值得期待的一点是,它会以一种全新的历史表达方式呈现这段最复杂的历史,让1927年的风雨历程不再是一段枯燥冰冷,杂乱无序的史料堆积,而是一个个有温度的故事,一幕幕有生命的活剧。

《档案》团队以当代年轻人的青春对话革命先辈的青春,进而唤醒了更多关于青春、激情、初心的共鸣。看片会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95后大学生们非常兴奋,他们认为《中国1927》当中有很多真实的、动人的故事,非常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口味,看的时候都不舍得眨眼睛,希望这样的纪录片能走进校园课堂,让更多的大学生受启发。

看片会的最后,北京电视台卫视节目中心主任马宏提到:“《档案》用几部作品梳理了中国几十年的历史脉络,用这种学术式的研究,为我们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并从历史当中得出我们今后前进的更明确的方向。而在严谨的内容之外,《档案》也一直在寻求突破,突破自我、突破创作形式上的禁锢。这也是我们牢记使命、牢记初心、担负这份历史责任的一种表现。”

由北京市委宣传部策划,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承制的大型纪录片《中国1927》,将用6集,每集55分钟的篇幅,读懂1927,参透2017,从一个党最惨痛的历史境遇中,看到它向死而生的力量所在,从成败兴亡的转换,从利害得失的取舍,看中国复兴使命最终落在谁的肩头。3月5日-7日每晚22:15,北京卫视《中国1927》两集连播,敬请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上一篇:非诚男嘉宾撞脸杨洋堪比彭于晏 孟非谈女性
下一篇:《高能少年团》季结王俊凯杨紫张一山吃元宵

中国. . 39027. 20
分享到: 收藏